池州傩戏:传承困境下的坚守与希望

  • 我要分享:

本报记者 [冯枞诚] 池州傩戏,作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承载着池州地区悠久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民俗风情。然而,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,这一古老艺术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,其生存与发展状况引发广泛关注。

一、历史溯源与文化价值

池州傩戏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傩祭,历经岁月演变,在唐代向戏剧形式过渡,明清时期达到鼎盛。它融合戏剧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,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、民间故事与历史演义,如《孟姜女》《西游记》片段常被搬上傩戏舞台。

从文化价值看,池州傩戏是研究古代民俗、宗教、艺术的 “活化石”。其面具制作工艺精湛,不同面具代表不同神灵或角色,蕴含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与想象;古唱腔音调古朴、节奏舒缓,保留诸多古代戏曲元素,为研究中国戏曲起源与发展提供珍贵资料;表演仪式严格遵循传统,是当地民众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,维系着社区文化认同与凝聚力。

二、传承危机:核心技艺与学徒培养的困境

(一)核心技艺面临失传

傩戏的古唱腔是其艺术核心,音调变化细腻、情感表达含蓄,依赖师父口传心授与徒弟长期领悟。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离世,年轻一代能完整掌握古唱腔韵味者愈发稀少。

面具 “开光” 仪式同样关键,被认为是赋予面具灵性的过程,仪式步骤、咒语有严格规定,仅在师徒间秘密传承。如今,了解完整 “开光” 仪式的人屈指可数,传承面临断档风险。

此外,傩戏表演技艺要求演员具备扎实基本功,包括身段、步法、手势等。但现代年轻演员因缺乏足够时间与精力系统训练,表演技艺逐渐退化,高难度动作越来越少出现在舞台上。

(二)学徒培养举步维艰

能完整掌握全套傩戏技艺的学徒数量极少,非遗传承人坦言 “找个像样的徒弟太难”。年轻人放弃学习的原因众多:

学习过程艰苦:表演时需佩戴紧实面具、身着厚重服饰,夏季登台密不透气,身体煎熬让许多年轻人却步。

技艺学习漫长严苛:从基本功到唱腔、舞蹈、表演融合,再到剧目内涵理解,需数年甚至十几年,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 的高强度训练,与现代年轻人追求快节奏、即时回报的心态相悖。

经济收入微薄:傩戏演出市场狭窄,主要集中在当地民俗活动,报酬低,难以支撑年轻人的现实生活需求。

三、传承面临的多重困难

(一)学徒数量短缺形成恶性循环

池州当地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求学,留在乡村学习傩戏的人寥寥无几。学徒数量不足,既导致传承人技艺难以广泛传授,又使傩戏班社活力衰退、演出质量下降,进一步减少演出机会与收入,陷入 “学徒少→演出少→收入低→学徒更少” 的不良循环。

(二)技艺复杂度增加学习障碍

傩戏技艺体系复杂,涵盖表演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等多领域,表演者需兼具多种技能与文化知识,面具制作工艺也极为繁琐。高复杂度的技艺加大了学习难度,能真正掌握全套技艺者凤毛麟角。

(三)市场萎缩压缩生存空间

现代娱乐方式冲击下,傩戏市场需求持续萎缩。过去每逢节日祭祀必有傩戏演出,如今电影、电视、网络等占据人们休闲时间,傩戏受众局限于传统文化爱好者与研究人员。演出机会减少,既影响传承人收入,也打击年轻人学习积极性,且因市场不足,傩戏创新发展受限,难以契合现代观众审美。

(四)社会认知度低制约发展

因宣传推广力度不足,池州傩戏社会认知度低,除当地与文化研究领域外鲜为人知,甚至存在 “落后、迷信” 的误解。这导致傩戏难以获得广泛社会支持,在资金投入、人才培养、市场拓展等方面困难重重。

四、坚守与探索:多方力量助力传承

(一)传承人的执着坚守

非遗传承人将傩戏视为生命的一部分,不顾年事已高,耐心向徒弟倾囊相授技艺;积极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演出,保持傩戏活力;注重传递傩戏文化内涵,让徒弟明白其不仅是艺术形式,更是文化传承。

(二)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

政府政策扶持:出台相关政策补贴非遗传承人,支持傩戏保护项目;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提升社会地位;通过举办文化节、展览等加大宣传。

文化机构与高校研究:开展傩戏历史、文化、艺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,记录整理资料,为传承提供理论支持;高校开设相关课程,培养专业人才。

社会力量参与:志愿者与文化爱好者通过拍摄纪录片、举办讲座、开设线上课程等宣传傩戏;部分企业赞助演出、开发文化产品,提供资金支持。

(三)传承与创新的探索

为适应现代社会,傩戏在传承基础上积极创新:

内容创新:保留传统剧目核心,融入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内容,贴近现代观众审美。

形式创新: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灯光、音响、舞台设计提升演出效果,尝试与舞蹈、音乐、话剧等艺术形式融合。

传播方式创新:借助短视频、直播等网络平台,扩大传播范围,让更多人在线上观看傩戏、了解其文化。

五、展望未来

池州傩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传承发展关乎艺术形式存亡与民族文化根脉延续。尽管当前困难重重,但在传承人的坚守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,仍有希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,采取有效保护与传承措施,池州傩戏这一古老文化瑰宝定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继续讲述独特故事,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贡献力量。

相关推荐

X
选择其他平台 >>
分享到